欢迎访问c7娱乐官网网页版(中国)-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拜泉县属于齐齐哈尔市。
拜泉县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齐齐哈尔市东部,总面积3599.1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拜泉县下辖7镇、9乡。2021年,拜泉县总人口54.05万人。清,置拜泉县。1984年,拜泉县划归齐齐哈尔市。2020年,黑龙江省管理局批准拜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拜泉县植被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主要是天然草场。草场总面积181623亩,占土地总面积5398723亩3.4%。人工植被主要是人工林地和农田种植。林地面积468073亩,占土地总面积8.7%;农田种植4166626亩,占土地总面积77.2%,总植被覆盖率89.3%。
拜泉县的地理环境
拜泉县地处松嫩平原的开朗地,海拔高度260米至280米,最高325.5米,最低66米,基本属于小兴安岭松嫩平原漫岗丘陵地带,地表面坡度4度至6度。丘陵地面积占69.49%,平地面积占30.51%。由东部小兴安岭山前高平原,过渡到西南部为低平原地带。地势由东北向南倾斜。
拜泉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干燥,春旱风大,夏短多雨,秋季早霜,四季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488.2毫米,年无霜期122天,日照2730小时。拜泉县平缓岗地多为油黑土、黑上,较高地多为破皮黄,岗地陡坡为黄土子,岗下平地多淤积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拜泉县
齐齐哈尔市
拜泉县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齐齐哈尔市东部
拜泉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3599
15平方千米
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拜泉县
拜泉县面积3569平方千米。总人口57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拜泉镇。邮编:164700。代码:230231。区号:0452。拼音:Baiquan Xian。
行政区划
拜泉县辖7个镇、9个乡:拜泉镇、三道镇、兴农镇、长春镇、龙泉镇、国富镇、富强镇、新生乡、兴国乡、上升乡、兴华乡、大众乡、丰产乡、永勤乡、爱农乡、时中乡。
历史沿革
拜泉,原名“巴拜”,以城西南“巴拜泉子”(俗称大泡子)得名。巴拜泉,又称“八百泉”,蒙古语称“巴拜布拉克”,“巴拜”为“宝贝”、“贵重”之意,“布拉克”意为“泉水”,合称“宝贵的泉水”,故设县时命名“拜泉”。清初,属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地,清代中叶以后属依克明安旗辖地,清朝晚期黑龙江将军始放巴拜荒段,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设巴拜荒务行局。1906年2月1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初八日),清廷批准,设置拜泉县,隶属海伦直隶厅管辖。首任知县王锡侯受命于是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初一日)在绥化府启用关防,10月25日(农历九月初八日)前赴拜泉,“并亲到莽鼐荒段,督同勘丈”,11月1日(农历九月十五日)“行抵县境太平山地方”。县署初设太平山(今新生乡兴盛村),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秋县署迁至三道镇,1908年11月(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迁驻新街基(今县城)。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6月,拜泉县隶属龙江道管辖。1929年2月,撤销道的建制后,改由省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1939年6月划归新设之北安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1956年3月划归嫩江专区管辖。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专区一度撤销时,曾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1985年1月,嫩江地区撤销后,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
1992年,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西,松嫩平原北部,县域版图略呈方形(东北缺角),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66公里,全县总面积3599平方公里。南与明水县为邻,西与依安县接壤,北与克山、克东县毗连,东与北安市和海伦市相接。全县共辖7镇、16乡。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5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万人;满、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县政府驻地拜泉镇。(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拜泉地名是由本地著名的巴拜明水泉子而得名。拜泉的旧名为“巴拜泉”(讹作八百泉),为蒙语,其全称为“巴拜布拉克”,“巴拜”为“宝贝”、“贵重”的意思,而“布拉克”为“泉水”,合称为“宝贵的泉水”。放设治时便以此作为地名,沿用至今。拜泉镇、旧名巴拜泉。
早在远古时为肃慎之地;战国时燕园东方有杂胡数种,接东胡北部即今黑龙江全境,拜泉应属东胡北部。秦灭燕国,拜泉随之归属泰国;西汉时拜泉为匈奴左部;东汉时属鲜卑;辽金时代,属上京会宁府的西境;元时属合兰府;明洪武永乐年间,边外归附设奴尔干都司,之后又设虎尔、文卜颜、木兰诸卫,拜皋即在三卫境内;前清开国始,拜泉为索伦蒙古各种族游牧之地,此时尚无汉人踪迹,追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把民开垦,至三十一年(1905。年)里民日益增多,三十二年(1906年)十二月十三日开始设拜泉设治局,于元字六甲太平山屯,并与海伦、青岗、伯河等划界,三十四年(1908年)冬移驻大泡子,并改名巴拜县。民国三年(1914年)称拜泉县,划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拜泉属黑龙江省,为一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拜泉仍归属黑龙江省,为甲类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拜泉划属龙江省;康德六年(1939年)元月在原十六省的基础上,又增设东安、北安两省,拜泉属北安省;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拜泉又划归黑龙江省,沿续至今。
2000年,拜泉县辖7个镇、1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1799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拜泉镇 71073 三道镇 24506 兴农镇 19961 长春镇 22042 龙泉镇 18506 国富镇 26815 富强镇 24023 新生乡 27313 兴国乡 18704 华光乡 20655 上升乡 21557 兴华乡 26277 建国乡 19689 太众乡 21738 新建乡 15767 长荣乡 16831 丰产乡 21540 永勤乡 19675 自强乡 11593 爱农乡 16632 兴泉乡 18097 时中乡 18381 民乐乡 16621
2003年,撤销民乐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拜泉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拜泉镇西安路;撤销兴泉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龙泉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卫星村(黑民区[2003]108号)。
2004年,拜泉县辖7个镇、13个乡:拜泉镇、三道镇、兴农镇、长春镇、龙泉镇、国富镇、富强镇、新生乡、兴国乡、华光乡、上升乡、兴华乡、建国乡、大众乡、新建乡、长荣乡、丰产乡、永勤乡、爱农乡、时中乡。
2005年3月29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拜泉县撤销新建乡并入长春镇,撤销建国乡并入兴农镇,撤销华光乡并入三道镇,撤销长荣乡并入丰产乡。(黑民区[2005]28号)
2020年4月28日,拜泉县上榜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1月2日,农业农村部认定拜泉县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拜泉县在列。
拜泉县泉城一品建于2018年。
据了解,泉城一品位于拜泉县城区东北部的泉城路,是一处集商业、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区。该项目共分为三期开发,第一期工程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泉城一品的建设旨在打造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费场所。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建筑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对于想要前往泉城一品的人们,可以选择乘坐当地公交或出租车前往,也可以自驾前往,附近有多个停车场可供选择。
综上所述,泉城一品是拜泉县一个较为新的商业综合体,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建设注重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费场所。如果您想要前往泉城一品,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前往,包括公交、出租车和自驾,同时也有多个停车场可供选择。